首页 > 新区要闻 > 正文

盘北经开区:从“煤海掘金”到“多维增值”

2025年05月15日 09:04 阅读:27 来源:天眼新闻 编辑:盘北经济开发区 收藏本文

【开栏语】

黔山秀水间,藏着六盘水的产业密码。

这里,机器轰鸣奏响发展强音,产业集群蓄势崛起;

这里,智慧火花点燃转型引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这里,生态优先绘就绿色底色,产城融合谱写新篇。

从苍莽山野到现代化园区,从“黑笨粗”到“高精尖”,六盘水以园区为笔,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答卷。即日起,贵州日报报刊社六盘水记者站将推出系列报道带您走进这些“引力场”,聆听发展脉动,见证园区巨变。


WechatIMG3007.jpg


努力建设成为西南地区重点能源化工生产集聚区,力争“十五五”期间培育1个百亿级企业……围绕聚优培强现代化工产业,贵州盘北经济开发区目标清晰、行动迅速,加快推动主导产业靶向招引,努力实现“企业满园”。


4月30日,记者走进位于盘州市的盘北经开区,多家入驻企业的车间厂房里,工人正在对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做着投产运营的最后准备工作;各地企业客商,也纷纷来到这里考察对接,落地盘北经开区发展的意愿十分强烈。此外,记者还了解到,盘北经开区的招商人员也正与时间赛跑,远赴浙江等地深入洽谈、谋求合作。


作为贵州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盘北经开区正以循环经济为突破口,推动传统煤化工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转型。2024年,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49.29亿元,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55.7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82亿元,完成外贸出口1.8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1万美元,交出了一份“产业提质、招商增效、服务升级”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WechatIMG3013.jpg

盘北经开区鸟瞰图。(图片由园区提供)


变废为宝:煤泥里“淘金”


六盘水市素有“西南煤海”“江南煤都”之称,在煤炭的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会产生煤矸石、煤泥、中煤等副产品,这类被称为低热值煤的资源,因其灰分高、发热量低,长期以来常被视为“废物”。如何将这些低热值煤资源转化为宝贵的财富,在贵州盘北经济开发区的盘北长能低热值煤全资源化循环综合利用项目上记者找到了答案。


该项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借助中南大学“劣质煤脱灰降硫提质增值化利用技术”,打破了煤炭洗选行业“内灰”与“外灰”的观念,将低热值的煤矸石、煤泥、中煤等加工洗选为5000至7000大卡的主焦煤精煤,从源头让低热值的煤资源实现利用效率最大化。


“六盘水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我们的项目能够更好地助力当地挖掘矿产的最大价值,调整煤炭产业结构,推动‘富矿精开’战略的实施。”该项目负责方贵州长能天安实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胜利告诉记者,相较于将低热值煤直接发电而言,将同等的低热值煤经过新技术加工后可以多创造5000万元的经济价值。


WechatIMG3010.jpg

贵州长能天安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图片由园区提供)


自去年10月11日,盘北长能低热值煤全资源化循环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投产以来,月均消耗1万多吨煤泥,产品直供贵州盘江电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及富源、曲靖等地区。


“过去堆成山的煤矸石、煤泥和中煤,现在是‘城市矿产’。”李胜利告诉记者,该项目不仅延伸了煤炭产业链,有效消化了洗煤副产品,还显著减轻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形成了“煤炭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的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待这一分三期建设的项目全部投产后,被新技术“吃干榨尽”的资源,预计年均创造销售收入26亿元。


WechatIMG3008.jpg


贵州长能天安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图片由园区提供)


循环经济:从“燃料”到“原料”


4月30日,记者来到位于盘北经济开发区的盘州煤焦化综合能源循环经济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边坡支护工程,场平区域已初具规模。


“场平工作预计7月将结束,项目一期工程预计明年3月初投产,今年下半年,我们也会同步开展二期工程,预计明年年底二期工程也正式投产。项目全部投产以后,可实现产值80亿元左右,可实现上缴利税3亿元左右,可实现千余人的就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项目业主方盘州宏源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童俊保向记者介绍道。


这个总投资309亿元的“巨无霸”项目,是一个能源产业综合体,将通过智能化煤矿、绿色焦化、精细化工等五大板块建设,推动六盘水从传统资源开发向绿色低碳转型。


WechatIMG3017.jpg

盘州煤焦化综合能源循环经济项目建设现场。


“通过整合平迤煤矿资源、采用国际先进6.25米捣固焦炉技术等举措,提升煤炭的密度,扩大炼焦煤源,可以将当地一部分弱粘结指数的煤充分利用,较同行每吨煤可降低成本100元。”童俊保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煤炭资源“吃干榨尽”的循环经济模式,较传统模式单位产值能耗下降18%,年减排二氧化碳超50万吨。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盘州煤焦化循环经济项目从煤开始,却不止于煤。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先进的生产技术,从煤到粗苯到天然气再到肥料等,把煤炭从“燃料”转变成“原料”,有效精开煤炭原料价值,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将煤吃干榨净。


WechatIMG3016.jpg


盘州煤焦化综合能源循环经济项目建设现场。


营商赋能:“贵人服务”铸就“盘北速度”


长能低热值煤全资源化循环综合利用项目从建设到投产仅用6个月,获得盘北经开区最佳建设速度奖;盘州煤焦化循环经济项目仅3个多月便完成项目前期手续……凡是有项目企业入驻,盘北经开区均有服务专班全程跟进、职能部门跟踪服务,优质的“贵人服务”“专人保障”贯穿全过程,各环节“一路绿灯”,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负责人连连赞叹。


“项目前期的这些手续让我们自己跑,两年都不一定能完成。”童俊保感慨道,优质的服务体现在方方面面,项目开工前水电基础设施已全部安排好。项目落地后,公司更多工作人员从山西来到贵州,盘北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为公司提供了办公场所及住宿,为公司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WechatIMG3011.jpg

盘北经开区一角。(图片由园区提供)


项目迅速落地是坚定企业信心,抢抓市场机遇的保证。在项目土地招拍挂空档期,盘北经开区组织多方联动,提前介入、服务前移、容缺后补、并联审批,土地成交之日即可开工建设。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区别工程项目类别压缩工作日,实行“一站式”集成审批,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项目建成投产速度得到大幅提升。


“把企业发展当成‘天大的事’,把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当成‘要命的事’。这是盘北经开区安商重商的郑重承诺,也是园区50家企业与园区‘亲如一家’的秘诀。”盘北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文仕说。


【记者手记】

从煤海掘金到循环增值,盘北经开区深知做强园区底色与做大企业规模同等重要,力争“双向奔赴”式共同成长,共同成就。盘北经开区瞄准主特产业头部、龙头和链主类企业实施精准招商,推行精细化服务,组建招商专班开展敲门行动,驰而不息洽谈推进。在这里,深夜调度室的键盘敲击声、招商系统的算法运行声、生产车间的设备轰鸣声,正共同奏响园区转型的协奏曲。